首頁 > 洞見與案例 > 文章分享 > AI 風險分級之規範設計-論歐盟與美國法之發展及對臺灣法之啟示

洞見與案例

AI 風險分級之規範設計-論歐盟與美國法之發展及對臺灣法之啟示

分享到
做了接近9個月的研究題目「AI 風險分級之規範設計-論歐盟與美國法之發展及對臺灣法之啟示」,終於刊登。期刊:中律會訊第26卷第3期(2025年9月號,114年律師節慶祝特刊)。
全球主要AI競爭國的法規範上,有不少立法例對AI進行風險分級。對AI開發業者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「我會被歸類在哪一個風險等級」,身為商務律師,我當然要為客戶好好研究、整理各主要立法例上,風險分類的基準和因素。台灣雖然還沒有對AI進行風險分級,但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已經明確要求將來政府應「循國際規範」進行風險分級,因此未來的台灣AI市場及業者,相當可能也會面臨到AI產品與應用被進行風險分級,且負擔相應的法令遵循義務。
在研究、撰寫文章的過程中,我和共同作者很用力地用「法理」與「應用邏輯」的角度,對歐美立法例進行分析與歸納。讀了數百頁的歐盟人工智慧法、美國聯邦政府AI RMF、Colorado AI Act、Texas Responsi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(TRAIGA) 。整篇共18,000+字,從研究到撰寫完成耗費100小時以上(應該有),應該是我目前為止投入時間成本最高的文章,收穫也很多。希望這篇文章的發表,不僅能讓我自己升級對AI法規範邏輯的熟悉度與掌握能力,也有機會在將來的立法過程中被拿出來參考 。


#林冠亨律師
#軟體律師
#it律師
#ai律師
#商務律師
#人工智慧基本法
#AI法令遵循
#ai規範
#ai法
#ai風險分級

TOP